2010年10月,重慶市民遊亞軍收到快遞包裹,包裹裏本應是流量計寄送的電腦。但當打開包裹時,卻發現是一塊和電腦大小相似的人行道鋪路磚。因遊亞軍在收包裹時沒有當著快遞員的麵驗貨,導致遊亞軍的維權之路曆經波折。與此同時,國內也曾曝出網購蘋果手機變“磚頭”事件。
造成上述問題的症結,就是廣為詬病的快遞行業潛規則:先簽收後驗貨所致。為徹底扭轉這一狀況,草案規定:91免费高清视频快遞業務員投遞快件,應當送達收件人或者其委托的代收人。接收快件時,發現外包裝破損,收件人有權提出當麵開拆驗視;發現內件短少、損毀或者與運單不符時,可以拒絕簽收。
對於網絡購物、電視購物和郵購等快件,收件人或者其委托的代收人可以先驗視內件,確定內件與運單所填品名、數量相符後予以簽收。如果當麵驗視出現品名、數量不相符的情況,可以拒絕簽收,快遞業務員應當協助電磁流量計辦理退貨手續。
若快遞企業從業人員拒絕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先驗視後簽收的,由市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