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流量計傳感器的最大公稱通徑已經發展到DN3000mm。建造相應的水流量標準校驗裝置技術難度大、工程費用高,給製造廠生產和用戶現場檢驗帶來諸多困難。為此,數十年來不斷有人探索非實流的"幹法"標定電磁流量計的可能性。
"幹法"標定的依據是原理公式(2.1),需要準確得到係數 k 值。k 被稱靈敏度係數(也有人叫短路係數),前麵已經提到它的物理意義。盡管已經從理論上有過正弦波交流勵磁情況的靈敏度係數走的數學解析,但是,考慮到磁場和流場都是矢量點函數,使用幾何相似原理,通過對實際小口徑的傳感器實標測 B 和 D,即可確定流速與感應信號的比例關係。
對靈敏度係數 k,許多學者進行過研究。圖2.20所示是以正方形斷麵計算不同磁場長度(管徑D的倍數)在紊流和層流下的靈敏度係數曲線。但是,實際的傳感器磁路尺寸和測量管的材質狀況不同,會對渦電流產生不同的影響,與理論計算會有誤差。因此,需要通過實流標定,然後與已知的磁路參數(安·匝數、氣隙長度)比較,求出實際的靈敏度係數。表2.7是日本工業標準(JIS——z8764——1980)提供的磁場長度為1.5倍時的實測靈敏度係數。
以矩形勵磁線圈磁場均勻磁場為例,通過對若幹點的磁感應強度測量,計算出平均磁感應強度Bw。
按圖2. 21所示,把兩電極間距d分為n等份,用高斯計或探測線圈測出 n—1個點的磁感應強度,再用下式計算出Bw
上述方法是針對均勻分布的磁場。對權重分布的非均勻磁場,權重函數是三維矢量點函數。理論計算的磁場分布係數與實際值相比,可能有大的差異,空間點的磁場強度難以測量, Bw不易求得,需要由大量實驗驗證。因此,電磁流量計"幹法"標定尚需進一步研究。
|